王安道谓刘、李、朱三子,以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,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决。 《说文》曰:痱,风病也。
问曰:病人口臭、色黄,饮冷,呃逆不休,水泻不止,步履如常者,何故?服后神识已清,夜来安寐,身热退,自汗收,舌强和,痰声息,弱脉起,邪退正复之机。
予素不知医,亦不信医。通宜犀角地黄汤合调胃承气汤下之。
今言渴为燥,则亦备矣。此皆立极药品,奈人之不察何!余细维世之用人参以补心,即为补阳也,不知心虽属阳,外阳而内阴,功用在阴,周身阴血俱从火化得来,故色赤。
有因胃火上冲,阻其下行之机者,法宜下夺,如大、小承气等汤之类是也。答曰:此元阴不足,而下焦有伏热也。
今病人心内怔忡,怔忡者,不安之象也。崩症与漏症有别,漏者病之浅也,亦将崩之兆也,崩者势大而来如决堤,漏则势小而淋漓不止,二症俱当照阳虚、阴虚辨法治之,便得有馀不足之机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