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情之扰,重在何处,即伤在何处,随其所伤而调之便了,此论外感、内伤之把握也。乃厉声曰:与三品文官,授鸿胪寺卿。
甚矣哉,天下疾病若彼其蕃变也。大便自利纯臭水不可近,或如败酱。
又五常政大论曰:阳明司天,燥气下临。四逆汤已属回阳救逆之主方,更加辛热之肉桂以助其祛寒消阴之力,而取效益速。
有不得吐泻者,即名干霍乱,乃湿郁之甚也。《北史》载司马膺之,患痢十七年不愈,巢元方论休息痢之乍发乍止,肠蛊痢之先赤后白,连年不愈,此上二条,即痈疡成漏之属。
又曰:病燥过极则烦渴,反兼火化制之也。然后用正气、平胃等药,自尔遂得平安。
法宜清燥、救肺为主,方用杏、冬二皮白蜜甘桔汤主之。此《易》言火气之燥烈也。